白居易〔唐代〕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双调】折桂令_桃花马问刘
王元鼎 〔元代〕
【南吕】一枝花 蚊虫
宋方壶 〔元代〕
少年游·垂杨门外
王国维 〔近现代〕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 〔五代〕
长相思·村姑儿
蔡伸 〔宋代〕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陈继儒 〔明代〕
浣溪沙·杨花
陈子龙 〔明代〕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纳兰性德 〔清代〕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