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掩耳盗铃
吕不韦 撰 〔先秦〕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元代〕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 〔元代〕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宋代〕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宋代〕
赤枣子·风淅淅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宋代〕
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
石孝友 〔宋代〕
清平乐(东堂月夕小酌,时寒秀亭下娑罗花盛开)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