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续古诗十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张可久 〔元代〕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徐再思 〔元代〕
满江红·斗帐高眠
佚名 〔宋代〕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宋代〕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潜 〔宋代〕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金朝〕
扬州慢·琼花
郑觉齐 〔宋代〕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