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卉日已腓,寒轧层空澄。大明丽若木,忽自东海升。
照我衡茅下,南金烂棱层。密叶肥晚翠,疏根瘦秋鹰。
眷兹贞淑质,夙著隐逸称。佳名岂易得,高风邈难仍。
心将东篱兴,迹遽华筵登。美人遂幽讨,晚岁欣得朋。
谁令赪与紫,亦复相依冯。黄裳本元吉,间色讵能胜。
颀然挺寻丈,欹倾待维绳。植以葛陂杖,资以剡溪藤。
通谱品逾百,口说为尔滕。宗既别大小,祖亦殊高曾。
浓如胭脂沁,润如酥膏凝。鲜如剪朝霞,清如裁春冰。
肉色映蒙絺,体素动砑绫。百叠甃碎琼,千重蹙文缯。
莺羽乍出鷇,鱼鳞骈有棱。亭亭矗巨杯,灼灼开华灯。
长身不免弱,擎重嗟未能。摘剔留数花,花损气益增。
出奇世岂眩,夺巧天应憎。人力固云胜,物性柰失恒。
平生愧学诗,多识犹儚儚。不如坐对之,政似罗豆𤼷。
真趣渐渐得,香气浮浮蒸。微吟慰晚节,大滕哦松丞。
有花思陶潜,无酒思王弘。南阳饮潭水,寿者如冈陵。
所以遁世翁,有乐在曲肱。傲睨风露表,春花我方惩。
况为养性药,服之可鶱腾。当年与花别,待漏常鸡兴。
縻爵梦三径,归田薙荒艿。三径幸犹存,清兴聊复乘。
庶几韦表微,千载骥附蝇。客来涉吾圃,老圃唤不应。
灌溉瓶屡罄,咏歌笔已蹭。身虽老瓦托,气欲南山凌。
野人富胜事,行有梅继承。此盟未歃血,此语已服膺。
又恐远莫移,健步劳屩縢。孤根岂幡然,遂用玉帛徵。
彼蕙树百亩,妄以多自矜。芳枝愧真坚,恐负骚人譝。
真赏各有适,蜂蝶徒䎕䎕。诗坛战戈甲,齐晋压杞鄫。
尚怜秋如海,𣂏之以斗升。从公丐一勺,临渊剧兢兢。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