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飞龙引二首·其二
李白 〔唐代〕
浣溪纱
辛弃疾 〔宋代〕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白居易 〔唐代〕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蟾宫曲·山间书事
吴西逸 〔元代〕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吴文英 〔宋代〕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和凝 〔五代〕
柳含烟·隋堤柳
毛文锡 〔五代〕
喜迁莺·月波疑滴
史达祖 〔宋代〕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龚自珍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