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方竹红藤来上方,入手振之声琅琅。天台有路终须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仙吕】一半儿_手帕藕丝纤
王举之 〔元代〕
【正宫】塞鸿秋_湖上即事断
张可久 〔元代〕
好事近·分手柳花天
陈维崧 〔清代〕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余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张元干 〔宋代〕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性德 〔清代〕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白居易 〔唐代〕
行香子·述怀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