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昔于阳明子,邂逅初见君。初见意气合,稍亲直谅闻。
中途遭屯厄,彼此各风尘。处坎心以亨,委顺道固存。
晤言惬心赏,盛德观日新。遇利若阻梗,逐义如转轮。
逊志乃有获,过化惟存神。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商调】梧叶儿_夏夜即席溯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天净沙_书所见窥帘
【商调】集贤宾
马致远 〔元代〕
【越调】小桃红_○题情
王元和 〔清代〕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陈亮 〔宋代〕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宋代〕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蒋春霖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