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元代〕
新秋雨未解,似厌伏暑毒。霏微过前林,淅沥鸣幽屋。
枸杞珠璎明,双柏翠幢沃。推蓬喜昼凉,展卷理旧读。
不才逢休运,文苑忝丰禄。报效惭荒疏,奉持慎微独。
古道虽荆榛,人心炯明烛。唐虞岂难致,稷契宜自勖。
侧闻皂囊进,屡见新敕目。折槛久不闻,焚裘矫庸俗。
君子欣同心,芝兰共芬馥。孔融常不寐,杞国忧颇蹙。
寒暑有代谢,日月有盈缩。何以陶我怀,尊中湛𤃩醁。
周伯琦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寓言三首·其三
李白 〔唐代〕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 〔唐代〕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双调】落梅风_秋思怀桃叶
张可久 〔元代〕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元好问 〔金朝〕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 〔宋代〕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萨都剌 〔元代〕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宋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望江南
黄公绍 〔唐代〕
临江仙(九日)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