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 〔元代〕
【仙吕】点绛唇 中秋月
朱庭玉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寨儿令
张养浩 〔元代〕
殿前欢·楚怀王
贯云石 〔元代〕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宋代〕
长相思·折花枝
俞彦 〔明代〕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代〕
更漏子·星斗稀
浣溪沙·赋清虚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