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玉芙蓉·雨窗小咏
沈自晋 〔明代〕
【正宫】醉太平
曾瑞 〔元代〕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贯云石 〔元代〕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宋代〕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王国维 〔近现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