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廿三夜,霜重气惨悽。小极拥衾卧,入梦初不知。
手画寒菊卷,枝叶纷离披。揽之不可尽,俄化龙躨跜。
回旋呢我旁,意若相护持。是时寒嗽作,痰汩汩若糜。
时时唾之盂,若以印印泥。泥印满图卷,携之踏荒蹊。
忽过海日楼,斗室闯虚帷。书帙纵横落,香烟出金猊。
悽惶过旁舍,金老哂而唏。对立复一叟,侧弁掩其眉。
微具虎贲似,未晰何人斯。金老前致言,愿假御制诗。
标眉录所闻,光耀发皇羲。彼叟意不然,谓此敬有亏。
但注于下方,考證或有资。漫然施丹黄,老人终弗怡。
砉然动吾念,久矣吾师违。何时适京邑,奄忽岁月非。
欲往因出门,仄巷如窦圭。草烟拥蹐局,非死非生离。
皇天有酸窟,入者为醯鸡。师岂在世间,京邑岂有师。
荒荒十年来,百见百涕洟。师学无际涯,浩浩万派驰。
钝根未尝学,寸隙何由窥。占在地雷复,万端惟一辞。
我每有北行,密语恒移时。语罢拜别去,絮絮当危梯。
梯尽意不尽,睫泪承颊颐。楼居深宁叟,送客惟及扉。
一朝为我下,欲语情若迷。思之肝胆裂,身首留何为。
仁者不复存,存者晨星微。近感散原翁,神伤丧厥妃。
胡子难同遘,久病成老羸。丈夫有腰腹,但贮药千匙。
泪兮悲所积,泪出知何悲。性命一蚁贱,志事丘山垂。
傥有酬恩时,甘作醢与臡。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余序而记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