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明代〕
眷兹邓尉山,尽日穷吟行。晚登凤冈顶,四顾何苍苍。
群山如列城,峰岭互低昂。杳杳西日下,澄湖浮练光。
野鸟相和鸣,凉风吹我裳。梵宇杂民居,楼阁郁相望。
闻有赏心人,畴昔此徜徉。况当梅花时,玉雪被连冈。
题诗动幽兴,写画在游踪。去后订重来,中为事所更。
乃知百年内,为乐安能常。兴怀发孤咏,浮云共悠扬。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晋
鲜于必仁 〔元代〕
落梅风·斜阳外
李致远 〔元代〕
【双调】清江引_笑靥儿盈盈
乔吉 〔元代〕
四块玉·叹世三首
马致远 〔元代〕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杨佥判 〔宋代〕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五代〕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辛弃疾 〔宋代〕
捣练子·云鬓乱
李煜 〔五代〕
桂华明
关注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