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清代〕
入江殊草草,一酹便告归。悲君复私慰,有子逾苏瑰。
遗书苦裒辑,枉札远见咨。语长心弥重,想见趋庭时。
定文吾岂任,后死责焉辞?故知是鳞爪,龙性存几希。
检此趣移写,先以塞孝思。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获麟解
韩愈 〔唐代〕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南吕】梁州第七 妓门庭
朱庭玉 〔元代〕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近现代〕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宋代〕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
李景良 〔唐代〕
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刘镇 〔宋代〕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姚述尧 〔宋代〕
一剪梅(送晁驹父)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