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印不识弄狗厨,转婴柞舍嗟已芜。排山手抚三十本,骨肉完好天人姝。
冰胎一握镂蟾蝫,花浆薰郁手可濡。圜三径一中勾萭,角络或肖金韣弧。
玉卮无当宫兰池,上林古义徵储胥。平乐之阿馆通观,西京赋解宜薛疏。
甘泉林光本一地,长生万岁如合符。北邙千金筑豪贵,连甍上拟天子都。
咸阳一火竟殃及,鸳鸯飘落昆明湖。司空太仆各有院,禄甲天下今所无。
龙门旧史百官表,下逮宗正真区区。功臣晓逐草莽鹿,妃子夜泪梧桐乌。
茂陵铜鞮入风雨,彯摇云雁逃穴狐。埽除古气出古质,李文缪篆应非诬。
纷陈棐几错青翠,椎毡不厌疲手模。汧川渭川行艖䒀,分藩西陕来尚书。
暗斟薇瀣濯鸾尾,细抽莲刃雕云肤。后人钱赵继踪起,穷搜乱石同搜逋。
二三千年旧葬骨,狼藉满地将谁辜?更出黠工范赝式,通人往往遭其愚。
此风流恣及江浙,括砖同瓦穿城堬。岂真朽铁可磨砥,其贵上轶骊龙珠。
离宫百四金银涂,王气渺与风烟徂。万亿福禄宜男子,吉祥诳语吾讥巫。
敢以𢦤贼恣快乐,他年首邱皆当锄。曷不舍身海藏眼,下有环抱红珊瑚。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