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先秦〕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庭松
白居易 〔唐代〕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齿齐臕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走时蹄汗蹋真珠。
青衫乍见曾惊否,红粟难赊得饱无。丞相寄来应有意,遣君骑去上云衢。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越调】酒旗儿
乔吉 〔元代〕
折桂令·毗陵晚眺
折桂令·荆溪即事
酒泉子·杨柳舞风
顾敻 〔五代〕
万年欢·春思
史达祖 〔宋代〕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张元干 〔宋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