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爨突曙烟新,蚕房绝四邻。相逢江上路,且醉瓮头春。
稚子摘红叶,家人烹紫鳞。感君情独厚,应不笑家贫。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赵孟頫 〔元代〕
得胜乐·夏
白朴 〔元代〕
人月圆·春晚次韵
张可久 〔元代〕
四块玉·酒旋沽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宋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温庭筠 〔唐代〕
渔父词(其二)
王谌 〔南北朝〕
水调歌头(夜泛湘江)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