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九日社集李将军园亭得栖字二十四韵

张萱 张萱〔明代〕

朱明启律草初齐,翠甸寻芳酒并携。鞭影入林金镫侧,香尘满道紫骝嘶。

芹芽绿转溶溶水,蕙叶晴披曲曲堤。佛日已随春日去,慈云长傍野云低。

乐游剩有濠间想,往事应悲李下蹊。寂寞名园惟蔀屋,諠嚣岐路阅轮蹄。

居人共说施行马,野燐曾惊照鼓鼙。荒沼久虚蛙一部,空梁犹有燕双栖。

未闻华表丁为鹤,祇见桑颠午报鸡。飐飐麦秋飞蛱蝶,垂垂槐露噪螗𧋘。

明霞忽散天边绮,綵笔谁书叶上题。象纬上千璇极北,轩车长骛玉沟西。

但能身健尊常满,莫问花迟鸟不啼。昼喜文明辰在璧,名兼吏隐客联奎。

螭头雄视文中虎,麟角光摇纸尾鹥。度曲笑翻红芍药,分枰争赌墨狻猊。

且将岁月随萍梗,肯信圭璋杂甑窐。白堕止堪浇磊磈,黄封休倩洗污泥。

积薪且莫嗟疲戟,媚灶宁知学病畦。满座尽投青玉案,拦街遥唱白铜鞮。

生憎变响鸮争椹,怪底移封蚁上梨。尘世总怜身是梦,豪华何用气如霓。

看山正喜同拄笏,把臂还须再杖藜。千载风流原我辈,一时公事付痴儿。

张萱

张萱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深虑论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赏析 注释 译文

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张鸣善 〔元代〕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赏析

双调·水仙子

白朴白朴 〔元代〕

一夕梵唱一夕秋,一叶轻舟一叶愁。千寻碧湖千寻酒,丝竹慢,唱不休,红颜总是归尘垢。听钟十年后,隔雨看小楼,却叫人怎生回头?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和凝和凝 〔五代〕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牛希济 〔五代〕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赵秉文 〔元代〕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赏析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邹应龙 〔宋代〕

满一望三时中(春三十日生),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赏析

朝中措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乱山叠叠水泠泠。南北短长亭。客路如天杳杳,归心能地宁宁。
春光荏苒花期,冷落酒伴飘零。鬓影黄边半白,烧痕黑处重青。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