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一点两点村火,三声四声渔歌。半生得趣不少,百年好景无多。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李煜 〔五代〕
【中吕】普天乐_别情一点志
张可久 〔元代〕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徐再思 〔元代〕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元代〕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