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明代〕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公子重耳对秦客
佚名 〔先秦〕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中吕】山坡羊_销金锅在,
薛昂夫 〔元代〕
鹊桥仙·绣衾初展
王国维 〔近现代〕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遂宁好(并序)
马咸 〔魏晋〕
南乡子
虞刚简 〔唐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