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金门彦,延陵直指声。艰难猺峒路,遭际桂林城。
书到知予在,歌长见友情。离群真历劫,访旧半构兵。
党锢同亡命,髡钳各易名。故人皆散失,季子得逢迎。
卖药方曾效,从戎计未成。吴江家总破,闽海国重倾!
癙泣通三载,夷歌尽五更。葵心终耿耿,蒜发故茎茎。
崖复看猿度,天长羡鸟征。梦颠江右复,涕洒粤东平。
过岭风全暖,开年日迥明。朝廷需战伐,吾道愧坚贞!
再著冠裳好,重逢父子惊!鸡坛皆列宿,麟阁半同盟。
学士今为相,台郎且晋卿。携孥依北道,给札赋西京。
对酒探阄熟,联吟并马行。双星随斗出,一雁掠霜鸣。
祗觉生存幸,翻悲死丧轻!武公尸不返,农父祸谁撄!
白社馀三士,青云仗两兄。服官怜我拙,招隐鉴君诚!
水忆漓江碧,峰思独秀晴。躯残舌仍在,粒绝笔能耕。
岁月将诗记,篇章把烛评。春帆应抚手,唱和送馀生!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寄中寄情
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
【月照庭】半纸功名,断送关山。云渺渺,草凄凄。小楼风,重门月,应盼人归。归心急,去路迷。
【喜春来】家书端可驱邪祟,乡梦真堪疗客饥。眼前百事与心违,不投机,除赖酒支持。
【高过金盏儿】举金杯,倒金杯,金杯未倒心先醉,酒醒时候更凄凄。情似织,招揽下相思无尽期,告他谁?
【牡丹春】忽听楼头更漏催,别凤又孤栖。暂朦胧枕上重欢会,梦惊回,又是一别离。
【醉高歌】客窗夜永岑寂,有多少孤眠况味。欲修锦字凭谁寄?报与些凄凉事实。
【尾】披衣强拈纸与笔,奈心绪烦多书万一。欲向芳卿行诉些憔悴,笔尖头陶写哀情,纸面上敷陈怨气。待写个平安字样,都是俺虚脾拍塞。一封愁信息,向银台畔读不去也伤悲。蜡炬行明知人情意,也垂下数行红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