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御徵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元代〕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上女 〔宋代〕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毛熙震 〔五代〕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王国维 〔近现代〕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李存勖 〔唐代〕
金莲出玉花西虢南村
丘处机 〔宋代〕
生查子·旅夜
彭孙遹 〔清代〕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