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双调】得胜令_银烛照黄昏
张可久 〔元代〕
【正宫】小梁州
【双调】卖花声
乔吉 〔元代〕
【仙吕】赏花时_风情春透天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 〔明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思帝乡·闺怨
商景兰 〔清代〕
鸳帐冷,烛光浮。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宋代〕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品令
李廌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