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偶因行客问潘郎,忆得黄山醉墨堂。斗酒几回浇宿草,松门何处闭秋霜。
尺书不到边鸿断,三径犹存旧业荒。何日远寻高待诏,扁舟能过辋川庄。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声声慢 其二 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辛弃疾 〔宋代〕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曾子易箦
佚名 〔先秦〕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人月圆·春晚次韵
张可久 〔元代〕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
顾敻 〔五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 〔清代〕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 〔清代〕
金缕曲·赠梁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