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丁字帘前,重指点、六朝镫火。凭唤起、旧家莺燕,红酣翠妥。
梦雨秋迷桃叶渡,情波夜定莲花座。便修成、仙佛也生愁,双眉锁。
扶不住,云鬘亸。逃不过,霜豪涴。怕神丝被冷,茜盟都左。
写到脂痕湘管在,证完口业泥犁可。约英雄、儿女共逃禅,蒲团坐。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白居易 〔唐代〕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宋代〕
酒泉子·杨柳舞风
顾敻 〔五代〕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杨基 〔明代〕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 〔宋代〕
折桂令·赠罗真真
乔吉 〔元代〕
双双燕·满城社雨
张惠言 〔清代〕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宋代〕
渔父词(其六)
王谌 〔南北朝〕
千秋岁(寿圆北山六十)
彭子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