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萼绿华身,倩魂依玉京。若上寿阳妆额,毕竟是,欠些清。
笛吹三四声。梦回三四更。只有水边疏影,写得出,我平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张可久 〔元代〕
【仙吕】点绛唇_翻《归去来
普天乐·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和凝 〔五代〕
醉桃源·芙蓉
吴文英 〔宋代〕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近现代〕
长相思令·烟霏霏
吴淑姬 〔宋代〕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元好问 〔元代〕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