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忆立时密约怨郎迟,亭亭傍花阴。指苔边弓印,凤钗溜也,故遣侬寻。
满地月华如水,冰透凤鞋心。更一双罗袜,凉露偷侵。
扶住身裁一搦,怕尖风刬地,婢力难任。更瞒他鹦鹉,行人绿杨深。
似当时隔帘初见,悄无人深院正听琴。也曾由中门映处,拾得斜簪。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唐代〕
【中吕】朝天曲_沛公,大风
薛昂夫 〔元代〕
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 〔元代〕
醉妆词·者边走
王衍 〔五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 〔五代〕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近现代〕
鬓云松令·枕函香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唐代〕
柳梢青
石孝友 〔宋代〕
蓦山溪(次韵知点)
廖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