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先秦〕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南吕】一枝花 丽情
贯云石 〔元代〕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孙光宪 〔五代〕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白朴 〔元代〕
醉花阴
毛滂 〔宋代〕
楼上曲
张元干 〔宋代〕
永遇乐(宿鸥盟轩)
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
赵长卿 〔宋代〕
浣溪沙
徐俯 〔宋代〕
贺新郎(饯广帅马方山赴召)
李公昴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