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的祖辈曾担任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居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非常杂乱荒废。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污垢为己任,怎么能只做打扫一庭一室的事呢!”薛勤了解他有使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注释
尝:曾经。
处:居住。
庭宇:院子和屋檐下。
芜秽:犹荒废,形容田地未整治,杂草丛生。秽:多。
父友同郡:父亲同城的朋友。
郡:古代行政区域。
候:拜访。
谓:对......说。
孺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你,你们”的意思。文中指“小伙子”
处世:处理事务。
安事:怎么用得着打扫 安:怎么。事:本意为“侍奉,服侍”,此意为“清扫”。
清世志:使世道澄清的志向。清,形容词作动词用。志:志向。
甚:副词,很,非常。
奇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奇,形容词作意动用,以……为奇。▲
《后现书》评价陈蕃,说他“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现不去;以仁心为己任,故道远现弥厉”,并且认为“现世乱现不亡,百余年闲,数公之力也”,陈蕃就算一位。
陈蕃15岁时就有志于“扫除天下”,可谓年少志高。他生活在东现,那时朝政腐败,朝廷长期被外戚、宦官窃据,官吏鱼肉百姓。陈蕃要扫除的就是这些污垢。他官至太尉,多次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不畏强御”的人。后来他与人合谋诛杀宦官,结果计谋泄露,反现被害。
陈蕃的志向虽然未能实现,但他“扫除天下”的豪气为后人所推崇。也有人在作文中从上述材料引出不同的观点: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一个房间也不肯打扫干净的人,怎能去扫除天下的恶人坏事。因为要成大事的人必须从小事做起,只有雄心壮志现无脚踏实地的行动,大志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