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抚宁

汪琬 汪琬〔明代〕

莺啼潭柘庵,草长桑乾口。此时送君行,东风吹马首。

关路遥连沙碛斜,知君今夜宿谁家。蓟州美酒滦州𩼿,好醉棠梨千树花。

汪琬

汪琬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赏析 注释 译文

申胥谏许越成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赏析 注释 译文

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张鸣善 〔元代〕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赏析

【正宫】小梁州_篷窗风急雨丝丝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篷窗风急雨丝丝,笑拈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鳞鸿至,把酒问篙师。【幺】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有事赋登楼,山容瘦,枫树替人愁。【幺】樽前细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枉负晋风流。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情思满沧浪。【幺】东篱误约陶元亮,过了重阳。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谢枋得谢枋得 〔宋代〕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又何必,待过家上冢,书锦荣华。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韦庄 〔唐代〕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周端臣周端臣 〔宋代〕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留取归来紧马,翠长千缕柔条。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慢·晓阴重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梅雪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