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魏晋〕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丘中有一士二首
白居易 〔唐代〕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左丘明 〔先秦〕
【正宫】甘草子
薛昂夫 〔元代〕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毗陵晚眺
乔吉 〔元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南乡子·山果熟
李珣 〔五代〕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宋代〕
更漏子·秋
张淑芳 〔宋代〕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