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王粲 王粲〔两汉〕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游玩西园,只为排遣心中愁绪。
弯曲的水池荡着波纹,成排树木开着红花。
树上有独自栖息的鸟,像怀春似地向我鸣叫。
提起衣襟想追赶唤我的朋友,路远又怎么去呢。
行走不定又无法离去,站在原地遥望友人身影。
忽然风起尘扬,天转瞬昏暗了。
返回独自一人的房内,托梦去传递我对友人的真诚。
老天不会不明人心的,还怕不能重逢吗?

注释
西园:即铜雀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冀:希望。写:通“泻”,泄也,除也。
素波:白色的水波。
列树:排列成行的树木。敷:陈,这里是开放的意思。丹荣:红花。
特栖:独栖。特,孤独。
怀春:春心萌动,故鸣而求偶。通常用为未婚女子对男子的思慕。
褰衽(qiānrèn):提起衣襟。
征:行。
伫(zhū)立:久立不动。
飚(biāo):旋风。
冥:昏暗。
精诚:至诚之意。
“人欲”二句:是说老天爷不会违背人的愿望,我们何必担心不能在一起呢?

创作背景

  这是王粲后归附于曹操之后的作品。在曹丕未立为太子之时,曹植以其文才颇受曹操赏识。利害所关,丕植两人植党羽,互相斗争。当时王粲为曹操僚属,官位很高,丕与植都想与他交好,王粲对曹植有较多同情,但又不想介入矛盾漩涡,因而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关于此诗,旧说曾以为是酬答曹植。清代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此诗与子建赠诗(按,指曹植《赠王粲》),不惟格调相同,且字句相类,如后人拟诗然。想亦答子建之诗。子建借水鸟为比,故先树后池;仲宣借树鸟为比,故先池后树。惟末四句是各人说话,一赠一答,本文自明。”此外,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为怀念友人(不一定是曹植)或追求爱情而作。

赏析

  此诗首句“日暮游西园”标出自己的行动,次句“冀写忧思情”标出自己的情感抒发,其余各句分头叙写此二者。诗人游园时见池边树上“特栖鸟,怀春向我鸣”,慨叹不能相从,于是表达一种哀怨之情,把作者对曹植深切思念又不敢同他公开交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十分精到。全诗写得深情绵邈,哀婉动人,而“正言若反”(《老子》)的结尾,更使作品显得深沉含蓄,韵味无穷。

  诗从日暮游园,排解忧愁入手:日逼西山,红轮将坠,景色十分怡人;漫步西园,确是驱除白日操劳的好办法。但作者却不是为了观花赏景,而是为了排解“忧思”,而且他的“忧思”形成,大概已非一日,甚或到了难以排解的地步,所以一开头便把排忧的目的强调出来。这便等于暗示了事态的艰难、问题的性质绝不寻常。接下来两句是写园中景色。池水泛着微波,树上开着红花,看上去,一切多么美好。这是点出:环境、事态的表面,暂时是平静的。然而,严重的问题却在悄悄地发生:红花绿叶丛中,有一只“特栖鸟”,她向“我”倾注着怀春之情。这两句写得非常美丽、动人。在丛林密叶之中发现了一只孤独的小鸟,已很不容易,还听出它对自己倾注了怀春之情,就更不寻常。这表明作者对朋友有深入的了解与同情,也表明彼此情谊十分深厚。关系既然如此密切,作者自然要行动起来,回报相应的热情。

所以便有“褰衽欲从之”的举动,平常走路是用不着提起衣襟的,只在急促行走时才要“褰衽”,由此可见作者心情的激动和热烈。可惜事不由人:“路险不得征”,不是路遥、也不是路回,而是“路险”,这个“险”字充分地表示事态的严重性。联系到当时曹氏兄弟的激烈斗争,以上这些措词用字显然经过精心选择的。以下一连六句描写了当时自己的具体情状,反复地表明他的难过和激动:他明确地看到情势危险,无法接近,却不肯离开。他徘徊不定,处在绝望之中还要挣扎出点办法来。到实在无法可施之时,便久久地守望。直到日没西山,旋风扬起了沙尘、完全看不到对方影子了,才不得不带着失望回到卧室,希望以自己精诚能在梦中与对方相会。以上这些比喻,把作者的感人之情,动人之状,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在无可奈何之中把希望寄托于“天不违人”,以此给对方也给自己一点点安慰。这种希望自然是渺茫的,不过,“何惧不合并”却显示了作者对前景充满信心。

  这首诗把作者对曹植深切思念又不敢同他公开交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十分精到。这对认识历史人物事态的复杂性是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由此去了解作者怎样去感受和处理人生的种种复杂难题。除了特定的历史内涵之外,作为文学作品,还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去表现复杂幽微的心态,并且去领悟古人的思考力度和深度。▲

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猜您喜欢
赏析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晨来问疾,有鹤止庭隅。吾语汝。只三事,太愁予。病难扶。手种青松树。碍梅坞。妨花迳,才数尺。如人立。却须锄。秋水堂前,曲沼明於镜,可烛眉须。被山头急雨,耕垄灌泥涂。谁使吾庐。映污渠。
叹青山好,檐外竹,遮欲尽,有还无。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又欲为山计,千百虑,累吾躯。凡病此。吾过矣。子奚如。口不能言臆对,虽扁鹊、药石难除。有要言妙道,往问北山愚。庶有瘳乎。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秋凉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东皋寓居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夏言 〔明代〕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毛泽东 〔近现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赏析

木兰花慢·渔父词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陈亮 〔宋代〕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衫湿遍·悼亡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