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离开了故乡,离开了舒适的屋院,为了从军生而在行万里,成为了一名客居他乡的士兵。
我披荆斩棘,在陌生的阡陌间寻觅,孤身涉险,不敢稍有停留。
虎狼在狭窄曲折的道路上嚎叫,鸡禽惊惶逃窜,呼朋唤友寻求庇护。
攀上南府不得不跨越巨石,穿行于茂密杂乱的丛林之中。
累了就躲避在松下的草丛间休息,泪如雨下,打湿枕席。
没有旅伴,以泪洗面,渐渐地,夕阳即将西下。
内心空荡,充满无尽的悲愁,我真为自己感到无比的悲哀和可怜。
注释
陌上桑: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
阡陌(qiān mò):田间小路。
侧足:置足。侧,置;处于。曹植《送应氏》诗:“侧足无行径。”
窘步:形容行走困难。
局笮(zuó):局促狭窄。笮,同“窄”。
嗥(háo):吼叫。
鸡:野鸡之类。
相索:互相寻找。
盘石:巨石。
郁:形容树木茂密。
差错:指丛生交错。
寝蒿草:在野草上睡觉。寝,指露宿。蒿草,野草。
荫松柏:用松柏遮盖。
伴旅单:指一起征战的伙伴很少了。伴旅,一起征战的伙伴。
稍稍:渐渐。零落:指死亡。▲
《陌上桑》是乐府旧题,曹操用来写游仙,而曹丕则用以写从军远征、行路艰险,这说明建安诗人(即使是曹氏父子)对乐府旧题的改造不拘一格,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作法。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从文字和内容看,是诗人为记录从征行军的所见所感而写。
这首诗写的是从征行军的所见所感。首七句写征途艰难,不披荆斩棘就找不到路径,处处举步维艰;中间九句写山野荒凉,虎豹吼叫,飞禽嘶鸣,令人心惧,树木丛生,巨石累累,夜晚只能宿栖在草莽之中;尾四句写征役已久,同行的伙伴越来越少,死的死,逃的逃,诗人不由伤心不已。全诗二十句,由三言、四言、五言和七言组成;文中多种句式,随意搭配,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雪飞。离纲别赴,合绪相依。将兴中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
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