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

顾德润 顾德润〔元代〕

蛛丝满甑尘生釜,浩然气尚吞吴。并州每恨无亲故。三匝乌,千里驹,中原鹿。走遍长途,反下乔木。若立朝班,乘骢马,驾高车。常怀卞玉,敢引辛裾。羞归去,休进取,任揶揄。暗投珠,叹无鱼。十年窗下万言书。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下死工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甑结蛛丝釜生尘,不改大丈夫的浩然之气。常恨处家在外举目无亲。绕树三匝的乌鸦找不到栖身之处,千里马遇不到能赏识它的伯乐,像范冉一样推着鹿车奔走四方。长途漫漫,境况愈艰。也想去入朝作官,驾高车驷马,纵然甑辛毗那样犯颜直谏的勇气,也会像卞和那样怀宝玉无人赏识。羞于弃官归田,不肯乞求功名,任凭他人说长道短。甑如明珠暗投,不能像冯谖那样一鸣惊人?苦读十年上书万言也无济于事。要想出语惊人,还是得苦下功夫。

注释
甑:古代蒸食炊器。
三匝乌: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反下乔木:境况反倒不如以前了。
卞玉:即和氏玉。楚人卞和曾两次献宝玉,均未被赏识,却遭受刖刑。▲

赏析

  作者胸蓄大志,身怀书策,奔走长途,求取功名,意欲有一番作为。然而事与愿违,在屡遭碰壁和白眼后,只得黯然地返回故园。其心中的感慨悲愤,自非数语可尽,故此作采用了带过曲的形式。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曲合成的“述怀”,恰如一支三部曲,分别述写了忆昔、感遇、反思的内容,奏出了失意士子心中的悲歌。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曲有两个特点较为明显。

  一是在遣词造句上,用了较多的典故与前人成句的含义,所谓“语出有据”,其实也就是在追求“辞雅”。除了注释中所提及的以外,如“尘生釜”,用《后汉书·范冉传》“釜中生尘范史云(范冉字史云)”语;“吞吴”用杜甫《八阵图》“遗恨失吞吴”;“并州”句用李白《少年行》“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意;“暗投珠”,用《史记·邹阳传》“明月之珠,以暗投人于道路”等。这种舞文弄墨与曲的本色格格不入,却是文人作曲的普遍习惯。积渐下来,倒也造成了“文人曲”、“案头曲”的流派,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曲意的凝练雅饬。例如本篇中的“三匝乌,千里驹,中原鹿”,“常怀卞玉,敢引辛裾”,就不能说一无可取之处。

  二是在意象的跨跃上比较自由,东鳞西爪,几乎有点近于现代的“意识流”。作品前三句叙述自己不因贫困而堕失壮志,四至六句即转写时光流逝、群雄争展骥足的外界形势,七、八句述出失意还乡的事实,九至十三句又表陈自己一旦得官遂志的假设,接下去则以六句诉说当下“羞归去”的感想。结尾“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下死工夫”的接入更奇,既似自勉,又似自嘲,总之是宣泄心中的不平之气。这样的写法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思绪万千,意到笔随;不过平心而言,更多的则是体现着倚声填词硬性凑泊的影响。词、曲都有形式决定内容的一面,〔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句密韵促,恰恰迎合了作者在浮想联翩中“述怀”的需要。

  上述两个特点本身都不能作为优点提倡,然而本曲结合自身经历痛诉肺腑,在元散曲述怀题材中不失为激愤之作,所以将它作为这一类型的一则代表而予以选入。▲

顾德润

顾德润

  [元]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即约1320年前后在世)。字均泽,(一作君泽)号九山,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以杭州路吏,迁平江。德润工作曲,太和正音谱评为“如雪中乔木。”尝自刊九山乐府、诗隐二集《录鬼簿》传世。北宫词纪、太平乐府中收载他的散曲不少。

猜您喜欢
赏析

【仙吕】翠裙腰 闺思

朱庭玉朱庭玉 〔元代〕

雨余花落莓苔地,巢燕啄香泥,柳绵点水浮萍碎。景迟迟,秋千斜挂彩绳低。
  【金盏儿】启朱扉,出兰闺。晚来闲立东风外,肠欲断,恨无极,情未已。
秋水摇光凝泪眼,远山无色淡愁眉。
  【绿窗愁】郁闷长萦系,鬼病厮禁持。即渐里衣宽削玉肌,争表人憔悴。别
后关河万里,惊梦断,雁书稀,谁琐雕鞍不放归?
  【赚煞】有人来,知端的,谁似你个薄情下得?长醉青楼眠翠馆,镇追陪越
艳吴姬。唱道暮乐朝欢,须有更阑管弦息。酒醒梦回,香消灯暗,甚不听晓风残
月子规啼。
赏析

【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题钓台

亭台土花,江山图画。遁迹烟霞,罢念荣华,间别官家。泥布袜,上御榻,龙身偃亚,不轻了故人足下。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姜夔 〔宋代〕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迁莺·月波疑滴

史达祖史达祖 〔宋代〕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米芾 〔宋代〕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赏析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王质 〔唐代〕

花上插苍碧,花下走清湍。浓霜深覆残雪,更有月相参。似我竹溪茅屋,欲晓未明天气,扶杖绕篱看。秦楚五千里,何处是江南。
饶风下,人不断,马相连。颇尝见有此客,相属意忄卷々。欲为横吹出塞,无处可寻羌管,短策叩征鞍。策断征鞍裂,惊堕玉毵毵。
赏析

木兰花慢

王炎王炎 〔宋代〕

缃桃花树下,记罗袜、昔经行。至今日重来,人惟独自,花亦凋零。青鸟杳无信息,遍人间、何处觅云軿。红锦织残旧字,玉箫吹断余声。
销凝。衣故几时更。又谁复卿卿。念镜里琴中,离鸾有恨,别鹄无情。齐眉处同笑语,但有时、梦见似平生。愁对婵娟三五,素光暂缺还盈。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