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僧五首 钵塔院如大师
白居易 〔唐代〕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正宫】小梁州 别情代人作其人姓刘
汤舜民 〔元代〕
【双调】落梅引
张养浩 〔元代〕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 〔五代〕
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孙光宪 〔五代〕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薛昭蕴 〔唐代〕
定风波
陈允平 〔宋代〕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程垓 〔宋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