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题法华山天衣寺
白居易 〔唐代〕
老子·八章
佚名 〔先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中吕】粉蝶儿 拟渊明
李致远 〔元代〕
金字经·梦中邯郸道
卢挚 〔元代〕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 〔元代〕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纳兰性德 〔清代〕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渔父词
法常 〔宋代〕
念奴娇(九日作)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