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不能随薄俗,非是向深山。自喜道无屈,所嗟心未閒。
酒乡贫更入,诗债病犹还。一字成虚美,通宵只厚颜。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卢挚 〔元代〕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马致远 〔元代〕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周稚廉 〔清代〕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宋代〕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 〔宋代〕
贺新郎
清平乐(赵围避暑)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朝中措
王彭年 〔宋代〕
长相思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