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人皆喜膏泽,我独忧丰年。岁凶已贱粜,年丰安得钱。
赋役忽惊骇,仓廪甘弃捐。铢铜苟可换,富贵宁我怜。
归来官事了,相吊柴门边。农夫未尽死,谷价应常然。
王心幸仁圣,分职当忠贤。谓谷贱为美,咄咄无欺天。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晏子谏杀烛邹
刘向 〔两汉〕
鹧鸪天·上元启醮
张孝祥 〔宋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白居易 〔唐代〕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望江南(雨)
黄公绍 〔唐代〕
点绛唇
姚述尧 〔宋代〕
好事近(寿刘须溪)
邓剡 〔宋代〕
水调歌头
张元干 〔宋代〕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