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贫贱事易了,饱煖幸已多。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拔俗嫌人影,考古分贤科。
漱冷齿双噤,饮香颜半酡。一跣或移日,遇狂还自歌。
去就各有志,彼此无相诃。原宪岂尝病,赐也徒来过。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
汤舜民 〔元代〕
山坡羊·江山如画
陈草庵 〔元代〕
【双调】清江引 即席赠妓
李致远 〔元代〕
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熳
毛文锡 〔五代〕
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孙光宪 〔五代〕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宋代〕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宋代〕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现代〕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