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
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中吕】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
卢挚 〔元代〕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 〔明代〕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宋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潇湘神·零陵作
屈大均 〔清代〕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 〔宋代〕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 〔宋代〕
庆春泽(丙子元夕)
刘镇 〔宋代〕
渔父词
法常 〔宋代〕
南歌子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