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系缆昏黄傍驿桥。柁楼吹笛雨潇潇。一镫红得太无聊。
寻梦寻烟秋冷淡,听风听水夜迢遥。累侬到此又魂销。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风入松 寓意
汤舜民 〔元代〕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近现代〕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晏几道 〔宋代〕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辛弃疾 〔宋代〕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阮郎归(丹桂)
刘镇 〔宋代〕
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