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
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
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
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古风 其十
李白 〔唐代〕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早冬
白居易 〔唐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 〔五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 〔五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鹿虔扆 〔五代〕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 〔宋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一叶落·一叶落
李存勖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