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
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
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
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文侯与虞人期猎
刘向 〔两汉〕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元代〕
【南吕】金字经_刘氏瑞莲种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 花篮区髻
徐再思 〔元代〕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尹鹗 〔五代〕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龚自珍 〔清代〕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宋代〕
太平欢(圣节赐宴)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