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明代〕
乾坤何龊龊,四序代衰雄。古道尽河水,枯木多悲风。
世事缅如此,人欲焉可穷?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
元日
辛弃疾 〔宋代〕
满庭芳·天风海涛
姚燧 〔元代〕
普天乐·浙江秋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中吕】山坡羊_别怀衣松罗
张可久 〔元代〕
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
贺铸 〔宋代〕
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
赵令畴 〔宋代〕
长相思·惜梅
刘克庄 〔宋代〕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