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翠菼玉池前,遥映江南莲。非秋无有眊,未烧不生烟。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长相思·惜梅
刘克庄 〔宋代〕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
夜行船(余英溪泛舟)
毛滂 〔宋代〕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浣溪沙(求年例贡余香)
张元干 〔宋代〕
霜天晓角(咏梅)
赵长卿 〔宋代〕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好事近(秋晚)
青玉案(春暮)
贺新郎(秣陵怀古)
万俟绍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