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
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张养浩 〔元代〕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 〔宋代〕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宋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陈亮 〔宋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宋代〕
绿头鸭(七夕)
辛弃疾 〔宋代〕
渔父词
法常 〔宋代〕
蝶恋花(初夏)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