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服采少暇日,良夜畅由衷。肃肃飙迤北,亭亭月在东。
中天烂河宿,清晖丽房栊。夙心期胜引,晤语忽宵中。
昔高蕃榻下,今摄膺门崇。徒倒中郎屐,深愧伯牙桐。
归来谅得遣,慰我忧冲冲。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宋代〕
南乡子·云带雨
李珣 〔五代〕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 〔五代〕
鹧鸪天
邹应龙 〔宋代〕
酹江月(赋水仙)
陈允平 〔宋代〕
鹊桥仙(自寿)
李仲光 〔宋代〕
如梦令(题龙脊石)
冯熔 〔宋代〕
卜算子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