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落日凤城头,微风鼓角流。御沟寒水咽,清禁紫烟浮。
剖竹为名郡,横金作远游。平生轻外虑,不免别君愁。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虎求百兽
刘向 〔两汉〕
拨不断·酒杯深
马致远 〔元代〕
相思令·吴山青
林逋 〔宋代〕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宋代〕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王国维 〔近现代〕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辛弃疾 〔宋代〕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李煜 〔五代〕
渔父词(其二)
王谌 〔南北朝〕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