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秋高凭远色,为送武昌行。画省名原重,参藩位不轻。
江楼千里目,湘竹四时情。试发郢中倡,应希和者声。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白居易 〔唐代〕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
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
【越调】柳营曲 途中春暮
汤舜民 〔元代〕
【正宫】醉太平 失题
贯云石 〔元代〕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凤池吟·万丈巍台
吴文英 〔宋代〕
相思令·吴山青
林逋 〔宋代〕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 〔五代〕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金朝〕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陈与义 〔宋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