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萍踪无定暂追攀,又向烟萝怅别颜。习静岂知离思苦,劳生应愧道心闲。
疏钟远火舟中夜,独鹤孤云梦里山。此后相思何处是,寸心遥在翠微间。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蝶恋花_悟迷杨柳楼
周文质 〔元代〕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双调】夜行船_天地之间人
马致远 〔元代〕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五代〕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彦 〔宋代〕
女冠子·霞帔云发
温庭筠 〔唐代〕
朝中措·梅
陆游 〔宋代〕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