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年少与君轻别离,肯将清泪洒临岐。那堪短褐飘蓬后,不似寒窗剪韭时。
遥夜客心悬络纬,隔帘霜影动辛夷。十年此会仍分手,何得杂尊复共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山坡羊·愁眉紧皱
陈草庵 〔元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唐代〕
满江红·点火樱桃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宋代〕
汉宫春(郑贺守席上怀旧)
刘镇 〔宋代〕
风流子
陈允平 〔宋代〕
江城子
沁园春
刘氏 〔宋代〕
踏莎行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