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兹山连峰势磅礴,空翠濛濛坐中落。始悟方壶醉里涂,复讶商公兴时作。
竹涧堂临溪水滨,龙门墨客问通津。相逢大醉仙家酒,戏墨持归鹤上人。
鹤上仙人与山好,每见此山应绝倒。云断嵩丘少室閒,龙鸣华顶天台早。
我亦平生苦爱山,尘缘未割竟何颜。愿随飞落花源去,一见秦人遂不还。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天净沙·春
白朴 〔元代〕
凤池吟·万丈巍台
吴文英 〔宋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宋代〕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辛弃疾 〔宋代〕
千秋岁(寿圆北山六十)
彭子翔 〔宋代〕
倦寻芳
陈允平 〔宋代〕
虞美人(送别)
赵长卿 〔宋代〕
鹧鸪天(晨起,忽见大镜,睹物思人,有感而作)
转调二郎神(思归寄柳州)
张孝祥 〔宋代〕